目前分類:佛教 (1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佛教絕對不是無神論

「佛教是無神論」這句話是聖嚴法師說的,個人對聖嚴法師是很尊敬的,但「道理」不能因為尊敬或不尊敬某人而轉彎,如果道理的標準認定因人而異,那就是盲從,盲從就是不講理了!個人認為「佛教是無神論」這句話或許是口誤,若說「佛教是無上帝論」或「佛教是無主宰論」應可避免爭議。

佛教是不是無神論不是我說了算,而是佛經有「明確記載」,茲節錄幾段佛經,可勝過我口沫橫飛: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在雲端的自性?(四)

今天來談「暗物質」,個人認為,暗物質是屬於超自然的,既不是「物質」也不是「東西」,因為它沒有「物理屬性」不像原子、電子、上帝的粒子...等,雖肉眼見不到,但科學上可用儀器觀察到。科學家命名「暗物質」易被誤解它是一種物質。

也就是說「暗物質」根本不是物質。那它是什麼?科學家找不出答案就稱它為暗物質。以佛教的角度,個人認為「科學家肯定有暗物質的存在」是「我們的宇宙和異次元空間存在連繫的證明」這其實是「科學證明玄學的存在」的意思。簡單地說,個人認為暗物質很可能就是佛教所說的「業力」。

 

一、「暗物質」一辭的由來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用佛教的「三法印」驗證一貫道非佛教

末法時期,假的佛教、假的佛經充斥。三法印是用來分辨宗教或經典是否是偽佛教或偽佛經的方法,只要其中一項不符合就不是佛教(一貫道三項都不符合)

 

佛教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在雲端的自性?(三)

昨天「老高與小茉」發表了一則影片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jx_rpay9rk),主題是在談論「區塊鏈」。個人覺得佛教說的因果業報和「區塊鏈」的概念似乎蠻吻合的。

「區塊鏈」是網路名詞,類似P2P的概念。傳統的網路概念是「一台主機或少數主機服務眾多終端電腦」(類似上帝論),區塊鏈的概念就是「每台連上網的電腦都是主機」(類似無上帝論)。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根據《楞嚴經》對「心」的描述: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,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「佛陀否定了多數人認知的『靈魂住在身體裡』的概念」,上一篇筆者根據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來推論,可能妙明真心比宇宙還大。但經多次思考「妙明真心比宇宙還大」並不是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的唯一條件。也就是說要符合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這個條件的推論還有許多種可能。

網路上已有許多人提出「我們的世界(或宇宙)可能是虛擬的」這個假設,而提出這些假設的人,多數沒有讀過《楞嚴經》,甚至不是佛教徒,也就沒有先入為主的「佛教宇宙觀」,然而「我們的世界(或宇宙)可能是虛擬的」這個假設,卻能符合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的敘述。如果宇宙是虛擬的,就沒有大小的問題了,因為大小也是虛擬的,甚至若平行宇宙存在,那麼平行宇宙也是虛擬的(虛擬之下無奇不有)。

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,筆者有限的知識歸納出符合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的條件有兩個:
1.妙明真心比宇宙還大(包含平行宇宙)
2.我們的世界(或宇宙)是虛擬的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常見、斷見

常見、斷見是佛教的名相,是在說世人對生死觀的錯誤見解。佛教的角度認為「斷見」是錯的、「常見」也是錯的。「見」就是觀念、見解,好比我們迷路了,要看地圖,但看地圖也要有基本常識,若觀念、見解錯誤就好比地圖拿錯了方向,就會「看錯邊」。好比目的地在台北,若看錯邊往高雄方向走,直到發現走錯路了,就得走更長的路才能到達目的地。

「斷見」簡單地說如果有人「不相信生命有來世、不相信生死輪迴、不相信生命死亡後還有個不滅的靈性」,在佛教的立場看來,這種人屬於「斷見」。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「佛教的解脫道」與「一貫道的解脫道」哪裡不一樣?

 

一、佛教的解脫道

佛教的解脫道,原理很簡單:

第一階段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三法印和四依法都是鑑別真假佛教、真假佛經的方法。
三法印是源自《雜阿含經》「無常、無我、涅槃寂滅」的思想,至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始見此思想被歸納為「三法印」。

四依法出自《大方等大集經》 卷第二十九
(「三法印」請參閱拙文《一貫道和佛教有什麼不同?》)
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「量子糾纏」與自性的本體

楞嚴經: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,在科學上似乎找到了證據。
簡單地說,量子科學證實,兩個粒子若產生感應,則這兩個粒子不論相隔多遠都能感應,且不受光速的限制。例如將有感應的兩個粒子(假設為A粒子與B粒子)相隔10萬光年,若以無線電的通訊知識,A粒子以光的速度和B粒子傳遞訊息一來一回需要20萬年。但量子糾纏理論超越了光速的極限,實際上A粒子與B粒子的感應就算相隔10億光年,也能瞬間感應,以佛學的角度「自性比與宇宙還大」[註]瞬間感應(意念零距離)是必要條件,換句話說量子糾纏理論為「自性比與宇宙還大」的佛學概念給予了合乎科學邏輯的支撐。

網路上有許多關於「量子糾纏」的解說,個人推薦這個影片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qFZF7VuXbw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命是野蠻遊戲,命運是執行檔

以佛教的觀點,佛教講六道輪迴,講因果報應,也承認人生就像一齣有劇本的戲劇,只不過有些劇情還有修改的機會,有些劇情已經無法更改,佛教認為「業力」的運作有「未定業」與「定業」,未定業可由善念、善行來改變,定業好比已經掉落懸崖,雖尚未碰到地面,但肯定會碰到地面。
 

一、 「上帝控制因果的破綻
許多宗教都認為有個上帝在操控命運,佛教則不認為有上帝,那麼就有一個問題產生「如果沒有上帝,誰來控制因果報應?」這其實共有兩個概念可對照。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雲端的自性?

(本文是小弟自己的觀點,僅供參考,不保證正確,所以加上問號;自性在哪裡?讀過楞嚴經就知道正確答案是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,而本文的標題「在雲端的自性」並不是小弟妄想獨樹一格,我只是提出一種「思考角度」 希望這個思考角度能有助於理解 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這個答案。)

應該有許多人讀過《楞嚴經》,有人認為楞嚴經是偽經。但具有佛學慨念的人,讀過楞嚴經後,應該會認同其中「七處徵心」的論述,的確存在不是凡人的智慧所能及的高深邏輯。如果拿三法印來檢驗,楞嚴經絕對符合三法印的標準[註1],所以個人認為楞嚴經不會是偽經

佛陀問阿難「心在哪裡?」阿難假設了七種可能,但阿難每說一種就被佛陀否定,「心在內」「心在外」「心在根(眼根)」「心在開闔之間(開見明,闔見暗)」「心在隨緣相應」「心在根塵之中」「心在一切無著」 這七種假設都被佛陀否定了,結論是 「妙明真心」 不在這七個地方。(七處徵心的內容建議網友細讀原文,本文不再贅述) ,佛陀否定了阿難的假設,那麼「妙明真心」在哪裡呢?答案是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」用現代的話說「整個宇宙都在妙明真心之中」。

「妙明真心」應該是自性或佛性的別名,如果「心不在內」那麼這個觀點就已否定了吾人普遍認知的「靈魂觀」。多數人根深蒂固的概念是「肉體裡住了靈魂,死後靈魂出竅」這個概念就是「心在身內」的概念,但佛陀否定了心在身內的概念。亦即佛陀否定了我們的靈魂觀,如果我們的靈魂觀是錯的,那麼要怎麼把我們錯誤的認知導正呢?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戒也是道源功德母

我們常聽說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光是這句話其實不夠嚴謹[註],因為錯誤的信仰輕則浪費光陰,重則背道而馳誤人誤己甚至自我毀滅。

佛教的般若部,皆說無為法,許多人讀佛經對「無為法」「無所得」感到困惑,其實「戒」就是無為法,任何欲望被戒除了就是無所得的境界。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剛剛搜尋最新文章,看到有人說「如果人生是一個牢籠」對佛教來說這個比喻不錯,因為佛教的目的就是「解脫生死」,但寫這篇文章的人說「佛教徒在籠子裡面,想出去卻找不到鑰匙」又說「許多佛教大師,自己出不了牢籠,卻騙信徒說他有鑰匙,其實自己還在籠中找不到出路」,或許他另有寓意,但用貶低他人的方式就是宗教鬥爭的起因。


當然小弟也在貶低一貫道,但至少我有提出「一貫道之所以被我貶低的理由」。說「佛教徒找不到鑰匙」或「佛教大師騙信徒」等話語,個人認為非不可批判,而是必須批判得有理,該篇文章所批判佛教的言論並無提出理由或證據,實在很難令人信服,儘管該作者的目的在鞭策一貫道信眾,但該文的卻確有貶低佛教的用語是不爭的事實。中學國文老師都應該教過,寫論說文要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。如果只有貶低他人而無理由,這樣的文章在作文上是不及格的!

「如果人生是一個牢籠」[註1]是不錯的比喻如果你有讀六祖壇經,就知道「本來無一物」才是佛教的核心。若心解脫了,什麼障礙也沒有了,若硬要說有個鑰匙,那個鑰匙就是出離心而已(法華經說三界如火宅,就是要喚醒眾生的出離心)。若說有個鑰匙而且鑰匙還在別人手上[註2],那是自暴其短,那是顯露出他的思想信仰離佛教很遠!

pilee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